聚合氯化鋁的性質和作用原理
聚合氯化鋁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主要成分是鋁離子的水解產物。它在水中會發(fā)生水解反應,形成氫氧化鋁膠體。這些膠體帶有正電荷,可以中和水中帶負電荷的懸浮顆粒,如泥沙、有機物等,通過吸附架橋和電中和作用,使懸浮顆粒凝聚成較大的絮體,便于沉淀或過濾去除。
對水草的危害情況分析
鋁離子的毒性:聚合氯化鋁中的鋁離子如果大量進入水體,會對水草產生毒性。鋁離子可以與水草細胞表面的負電荷位點結合,干擾水草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如抑制水草對鐵、錳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因為這些微量元素也是以離子形式被水草攝取,鋁離子的競爭會使水草缺乏必要的營養(yǎng)。同時,鋁離子還進入水草細胞內部,破壞細胞內的酶系統,影響水草的生理代謝過程。例如,它會干擾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關的酶,導致水草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產生的氧氣減少,生長受到抑制。
pH 值變化的影響:聚合氯化鋁的水解會對水體的 pH 值產生一定的影響。當聚合氯化鋁投入水中后,水解產生的氫離子()會使水體 pH 值降低。如果水體 pH 值下降幅度過大,會超出水草適宜生長的 pH 范圍。大多數水草適宜生長的 pH 范圍在 6.5 - 7.5 之間,當 pH 值低于 6.0 或高于 8.0 時,水草的生長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pH 值過低會影響水草對二氧化碳的利用,因為在酸性環(huán)境下,水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形式和供應量會發(fā)生變化,不利于水草進行光合作用。
絮體的物理影響:聚合氯化鋁形成的絮體如果大量覆蓋在水草表面,會影響水草的光照和氣體交換。水草通過葉片表面吸收光照進行光合作用,同時與水體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絮體的覆蓋會阻擋光線的穿透,使水草接受的光照強度降低,光合作用不能正常進行。而且,也會阻礙水草與水體之間的氣體交換,導致水草缺氧,產生的二氧化碳也不能及時排出,進一步影響水草的生長。
安全濃度和實際影響程度
在正常的水處理使用濃度下,如果經過沉淀、過濾等后續(xù)處理,使水體中聚合氯化鋁的殘留濃度較低,對水草的危害較小。一般當水體中聚合氯化鋁的殘留濃度低于 10mg/L 時,對水草的短期影響不明顯。但如果是在未充分處理的水體中,或者聚合氯化鋁使用過量,殘留濃度較高(如超過 50mg/L),就會對水草產生明顯的危害,如葉片發(fā)黃、枯萎,生長停滯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