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聚合氯化鋁)在水處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使用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具體如下:
作用
混凝沉淀:PAC 水解產(chǎn)生的多核絡離子可壓縮懸浮顆粒和膠體的雙電層,降低顆粒間的靜電斥力,使顆粒碰撞聚集形成大絮體,加速沉淀,實現(xiàn)固液分離,有效去除懸浮固體和濁度。
去除有機物:能吸附溶解性有機物,使膠體態(tài)有機物凝聚成大顆粒,通過沉淀或過濾降低污水的化學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
除磷:鋁離子與磷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磷酸鋁沉淀,同時混凝作用使懸浮態(tài)磷和部分有機磷被吸附在絮體中,實現(xiàn)除磷。
改善污泥性能:使污泥中的細小顆粒凝聚成大絮體,降低污泥含水率,改善污泥脫水性能,便于污泥處置和運輸。
調(diào)節(jié) pH 值:水解產(chǎn)生氫離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水的 pH 值,使其更適合后續(xù)處理工藝的要求。
注意事項
溶解與投加PAC 固體應溶解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后再投加,溶解時要注意攪拌速度和時間,避免局部濃度過高或溶解不充分。一般溶解濃度為 5% - 10%,具體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
投加量需根據(jù)水質(zhì)和處理要求通過試驗確定,過量投加導致出水水質(zhì)惡化、成本增加,投加量不足則達不到預期的處理效果。
水質(zhì)條件PAC 適用的 pH 值范圍一般在 5 - 9 之間,但不同水質(zhì)和處理目的下,更好 pH 值有所不同,需通過試驗確定。必要時,可添加酸堿調(diào)節(jié)劑來調(diào)節(jié) pH 值。
污水中的懸浮顆粒濃度、有機物含量、硬度等因素也會影響 PAC 的處理效果,對于高濃度、復雜水質(zhì),需要先進行預處理或調(diào)整 PAC 的投加量和處理工藝。
設備與管道PAC 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因此儲存和投加設備應選用耐腐蝕材料,如塑料、玻璃鋼等。
定期檢查設備和管道的磨損情況,防止堵塞和泄漏,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安全防護PAC 對皮膚和眼睛有一定的刺激性,操作時應佩戴防護眼鏡、手套等防護用品。如不慎接觸到皮膚或眼睛,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及時就醫(yī)。
儲存場所應保持通風良好,避免 PAC 粉塵飛揚,防止吸入人體對呼吸道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