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氨氮,但不是去除氨氮的主要或較有效方法,其對氨氮的去除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機制:
絮凝沉淀作用:聚合氯化鋁在水中水解會生成多種多核羥基絡合物和氫氧化鋁膠體。這些膠體粒子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吸附能力,能通過吸附、架橋和網(wǎng)捕等作用,使水中的懸浮顆粒以及一些與氨氮結合的有機或無機物質凝聚成較大的絮體,然后通過沉淀或過濾從水中去除。部分氨氮被吸附在這些絮體上,隨絮體沉淀而被去除。
調節(jié) pH 值影響氨氮形態(tài):聚合氯化鋁水解呈酸性,水解過程中會降低水體的 pH 值。在一定的 pH 范圍內,水中的氨氮主要以銨離子的形式存在,而當 pH 值降低時,有利于氨氮以分子態(tài)氨的形式存在。分子態(tài)氨更容易從水中揮發(fā)到大氣中,從而實現(xiàn)氨氮的去除。不過,這種通過調節(jié) pH 值促進氨氮揮發(fā)的方式去除效果相對有限,且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
與其他物質協(xié)同作用:在實際的水處理過程中,聚合氯化鋁會與其他藥劑或處理方法聯(lián)合使用。例如,與具有氧化作用的藥劑一起使用時,聚合氯化鋁先通過絮凝作用將部分氨氮及相關物質去除,后續(xù)的氧化劑再進一步將剩余的氨氮氧化為氮氣等無害物質,從而提高氨氮的整體去除效果。
聚合氯化鋁去除氨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去除效率相對較低,對于高濃度氨氮廢水難以將氨氮濃度降低到較低水平;受水質影響大,水中的其他離子、有機物等會干擾聚合氯化鋁與氨氮的作用等。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水質情況和處理要求,選擇合適的氨氮去除方法或多種方法聯(lián)合使用。